阳江特色美食之咸汤圆

2024-12-30

阳江人的味蕾乡愁

在阳江,咸汤圆可不单单是一道美食,它更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紧紧地将阳江人与故乡牵连在一起。

每至年关,阖家团圆之际,阳江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那热气腾腾的咸汤圆。一家人围坐,笑语欢声,看着锅里白白胖胖的汤圆翻滚,仿佛一年的辛劳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阳江话里,“蒲” 音同 “浮”,意寓 “发”,吃着这寓意团圆、发达的 “蒲圆子”,新岁的美好愿景也在心底悄然扎根。对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那熟悉的咸鲜滋味,是寒夜里最温暖的慰藉,是对家乡最深切的思念。一口汤圆入喉,仿若回到儿时,母亲在灶前忙碌,烟火氤氲中,尽是家的味道,这小小汤圆,承载着阳江人的乡愁,无论走得多远,都叫人难以忘怀。

独特风味何处来

(一)外观口感大不同

阳江咸汤圆与我们平日里熟悉的甜汤圆,那可有着天壤之别。它没有甜汤圆那包裹着的甜蜜馅料,模样简约质朴,就是一颗颗小巧玲珑的糯米团子,个头比常见汤圆要小上一圈。煮好后的阳江咸汤圆,外表软糯,泛着温润的光泽,一口咬下去,软糯 Q 弹,带着糯米独有的清香,不似甜汤圆那般甜腻,口感层次简单却直击人心,叫人吃得停不下来。

(二)汤料 —— 鲜美的秘诀

这阳江咸汤圆的灵魂,当属那鲜美的汤料。因着阳江地处沿海,海产资源丰富,汤料自然以当地海产为主。鱿鱼丝、干瑶柱、虾米干等各类海货干货是标配,还会加入白萝卜一起熬煮。鱿鱼丝柔韧有嚼劲,带着大海的鲜味;干瑶柱经炖煮后,释放出浓郁醇厚的鲜香,将汤的滋味提升了几个档次;虾米干咸香四溢,为汤增色不少。白萝卜则巧妙地起到了去腥提鲜的作用,让这锅汤在长时间熬煮下愈发奶白浓稠,鲜甜无比,每一口汤圆裹挟着这鲜美的汤汁,独特风味令人唇齿留香、念念不忘。

传统做法大揭秘

(一)食材准备有讲究

要想做出地道的阳江咸汤圆,食材的挑选可得下一番功夫。首先是主角糯米粉,得选质地细腻、色泽洁白的,这样揉出的面团才软糯筋道。海产方面,鱿鱼丝要选色泽自然、干爽有嚼劲的,干瑶柱要颗粒饱满、色泽金黄,虾米干则以虾身完整、无异味为佳,这些海货干货可是赋予汤圆鲜美滋味的关键。肉类食材多样,腊肠最好是肥瘦相间,咬下去滋滋冒油;五花肉肥瘦比例适中,能为汤增添醇厚香气;腊鸭腿肉质紧实,咸香浓郁,不过要记得提前泡发半天,期间换一两次水,既能去除多余咸味,又能保留那独特腊味,这腊味可是整道汤圆的灵魂所在。蔬菜就数白萝卜最为经典,要挑表皮光滑、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清甜多汁又能去腥提鲜。再准备些葱姜蒜、香菜等调味配菜,食材就准备齐全啦。

(二)制作步骤分步瞧

  1. 揉面团:取适量糯米粉倒入盆中,缓缓加入刚烧开的沸水,边倒边用筷子快速搅拌,热水与糯米粉充分接触,形成絮状。接着,待面团不烫手时,上手揉面,揉的过程中根据面团干湿程度,适量添加少许热水或干粉,直至面团光滑软糯不沾手,如同柔软的耳垂一般,揉好后盖上湿布或保鲜膜,静置醒发一会儿,让面团更有韧性。

  1. 处理馅料:将选好的海产干货洗净,鱿鱼丝、干瑶柱、虾米干泡发好后沥干水分,鱿鱼丝切成小段,干瑶柱用手搓成丝,虾米干备用;腊肠、五花肉切丁,大小均匀适中;腊鸭腿泡发后去骨切碎。蔬菜类,白萝卜削皮切丁,葱姜蒜切末,香菜洗净切段。锅中倒油,油热后先下腊肠煸炒至微焦出油,香气四溢,接着放入蒜蓉、姜末爆香,再倒入五花肉翻炒至变色发白,此时把肉拨到锅边,放入白萝卜丁翻炒,炒至萝卜出水微微透明,将所有食材混合翻炒均匀,加入大虾、鱿鱼丝等海产继续翻炒,撒一小勺盐提提底味,馅料部分就初步完成了。

  1. 煮汤下汤圆:另起一锅,把之前处理肉类剩下的骨头,如鸡肉骨、腊鸭腿骨放入锅中,小火煎炒至表面金黄,倒入足量开水,转小火慢煲约 30 分钟,熬出一锅奶白香浓的骨头汤。将炒好的馅料倒入骨头汤中,放入瑶柱、虾米等海味,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煮 15 分钟左右,期间适时撇去浮沫浮油,让汤更加清澈鲜美。这时,把醒发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再用刀切成一个个小粒,撒些干粉防粘。待汤锅中食材煮得差不多,萝卜软烂,放入汤圆,煮至汤圆全部浮起后,再煮 3 - 5 分钟,确保汤圆熟透,尝尝味道,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加盐调味,最后撒上葱花、香菜段,一锅热气腾腾、鲜香四溢的阳江咸汤圆就大功告成啦。

节日餐桌 “C 位” 担当

在阳江,诸多传统节日里,咸汤圆都稳稳占据着餐桌 “C 位”。

春节,那是团圆的高光时刻,一家人热热闹闹围坐,咸汤圆必是开场大戏。从年三十的午后,家中长辈就开始忙碌,揉面、备料,待夜幕降临,一锅锅热气腾腾的咸汤圆端上桌,鲜香四溢。孩子们眼巴巴盼着,看着汤圆在锅中翻滚,“蒲” 起来的瞬间,欢呼雀跃,争先盛上一碗,寓意新岁团圆、发达,这一碗汤圆,吃的是喜庆,是对来年的满满期许。

冬至,阳江素有 “冬至大过年” 之说,咸汤圆更是重中之重。天寒地冻,街头巷尾弥漫着煮汤圆的香气。一家人齐动手,做汤圆、煮汤圆,其乐融融。那暖烘烘的汤圆下肚,驱散周身寒意,温暖的不仅是身体,更是亲情。老人们总说,冬至吃了 “蒲圆子”,一家人就能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度过寒冬,迎来又一个暖春,这习俗代代相传,咸汤圆也成了冬至最温馨的符号。

走出阳江,香飘四方

近年来,阳江咸汤圆这颗美食明珠逐渐走出了阳江,在更广阔的天地散发魅力。

在广州、深圳等周边城市的一些阳江菜馆,阳江咸汤圆成了招牌必点。不少外地食客原本心存疑虑,可尝上一口后,便被那独特风味征服。那鲜美的汤汁、软糯的汤圆,迥异于他们过往对汤圆的认知,新奇又美味。在美食文化交流频繁的当下,甚至远至上海、北京等地,也有餐厅尝试推出改良版阳江咸汤圆,依据当地人的口味微调,保留精髓的同时,融入当地饮食特色,让阳江咸汤圆跨越地域界限,成为更多人餐桌上的新宠,让这源自阳江的美味香飘四方,传递着独特的岭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