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阳江市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6799号
2024-12-31
阳江,作为 “南鹞” 的发祥地之一,素有 “北潍坊,南阳江” 的美誉,在中国风筝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风筝制作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元明时代甚至更早,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然成为当地一张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
阳江风筝馆,恰如一座承载着历史与梦想的宝库,静静矗立在这片土地上。它不仅是阳江风筝文化的汇聚地,更是外界了解阳江风筝魅力的一扇关键窗口。踏入馆内,仿佛步入了一个风筝的梦幻王国,琳琅满目的各式风筝令人目不暇接。
馆内,最引人瞩目的当属那只声名远扬的 “灵芝” 风筝。它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椭圆形的身形优雅流畅,顶端那片洁白如雪的白云,仿若轻柔地飘浮在空中,为整个风筝增添了几分空灵之美。下方,一只活蹦乱跳的小鹿口含灵芝草,灵动的身姿仿佛下一秒就要从风筝上跃下,欢快地奔跑起来。更为奇妙的是,风筝顶端那根涂油的薄藤片,在风中发出清脆响亮的 “汪汪” 声,宛如一只欢快的小狗在歌唱,数公里之外都能清晰听闻,让人不禁感叹其构思的精巧。这 “灵芝” 风筝不仅是阳江风筝的代表作,更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于第七届国际风筝大会上,凭借其独特魅力被评为 “世界十绝风筝” 之一,为阳江赢得了无上荣誉。
同样不容错过的还有壮观的 “龙头蜈蚣” 风筝。它恰似一条从远古神话中蜿蜒而来的巨龙,长达百米的身躯在天空中舒展,威风凛凛。其制作工艺巧妙地运用了 “仿生学” 原理,每一个腰节都精心雕琢,草根茎做成的横担两端虽无多余装饰,却凭借自然草根的阻尼作用,让风筝在空中飞行时更加稳定。腰节下随风飘动的纸舌,如同巨龙的龙须,灵动飘逸。当它翱翔高空,摇头摆尾,栩栩如生,还能上演 “龙吐珠”“戏鞭炮”“龙头吐火” 等精彩特技,仿佛将神话传说中的场景搬到了现实,观者无不被其震撼,惊叹于这巧夺天工的技艺。
除了这两款明星风筝,馆内的 “花草鹞” 种类繁多,如同一个绚丽多彩的大观园。这里有娇艳欲滴的双桃、风姿绰约的双凤、寓意吉祥的石榴、热闹非凡的百鸟归巢、绚丽华美的孔雀开屏…… 这些风筝以花草鱼虫、鸟兽动物、人物图像为蓝本,每一只都饱含着民间艺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它们是阳江人民生活情趣的生动体现,也难怪阳江会被称为 “纸鹞城”。
漫步于阳江风筝馆的历史文化长廊,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阳江风筝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古老画卷,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阳江风筝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元明时代甚至更早。起初,它或许只是阳江百姓在劳作之余的简单娱乐,人们就地取材,用竹条与纸张制作出简易的风筝,放飞于旷野之上,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清朝,放风筝在民间已相当兴盛,成为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里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康熙年间的《阳江县志》便记载着,每逢重阳,阳江人倾城而出,扶老携幼,奔赴郊外登高放鹞,文人墨客则相聚一堂,赋诗饮酒,猜拳看鹞,那热闹非凡的场景跃然纸上,展现出风筝在当时已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承载着社交、娱乐与文化传承的多重功能。
民国时期,阳江风筝迎来了它的鼎盛时代。这一时期,风筝活动不仅是民间的欢乐聚会,更成为富人们热衷的文化活动,官方也积极介入,组织了众多精彩纷呈的比赛。阳江县文教馆时常举办风筝赛事,对表现优异者给予丰厚奖励,这极大地激发了民间艺人的创作热情与竞争意识。在一场场激烈的角逐中,诸多经典风筝作品脱颖而出,如 1937 年 16 岁杨茂芝制作放飞的灵芝风筝,凭借其精湛工艺与出色飞行表现,荣获冠军,抱得金猪与红旗而归;1943 年冯光的风筝在重阳放鹞比赛中拔得头筹,赢得县长亲书锦旗与炮仗奖励,这些荣誉见证了那个时代阳江风筝的辉煌,也激励着后人不断传承与创新。
新中国成立后,阳江风筝更是声名远扬,频繁亮相于国内外各大舞台。自 1986 年阳江首次组织风筝队代表广东参加在山东潍坊举行的全国风筝比赛以来,这支队伍屡获佳绩,至今已斩获全国金牌 90 枚,成为中国风筝 “南派” 之首,与潍坊风筝并肩翱翔于蓝天之上。国际赛场上,阳江风筝同样光彩夺目,共摘得 12 枚国际金牌,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南派风筝的独特魅力。1993 年,阳江被中国风筝协会授予 “中国风筝之乡” 的殊荣,这一称号实至名归,是对阳江风筝数百年传承与发展的高度认可。
如今,阳江风筝依旧活力四射。每年的重阳风筝节,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风筝爱好者汇聚于此,大家以筝会友,交流技艺,让阳江的天空成为五彩斑斓的欢乐海洋。与此同时,阳江风筝走进校园、社区,新一代的年轻人在传承人的悉心教导下,学习风筝制作技艺,为这一古老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确保阳江风筝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乘风破浪,传承不辍。
阳江风筝制作技艺,堪称一门融合了匠心与巧思的传统手工艺,其核心工序凝练为 “扎、糊、绘、放” 四字诀,每一步都蕴含着先辈们的无穷智慧与精湛技艺。
“扎” 为根基,是决定风筝骨架结构与稳定性的关键步骤。经验丰富的匠人精选质地坚韧、粗细均匀的竹条,依据风筝设计蓝图,或削、或烤、或弯,将竹条巧妙组合。就如同搭建房屋的栋梁一般,精准构建出风筝的骨架雏形,确保其在强风呼啸时依然坚如磐石,为后续工序筑牢根基。
“糊” 是赋予风筝灵动外形的重要环节。匠人选用轻薄且坚韧的纸张或丝绸,均匀涂抹特制胶水,小心翼翼地贴合于骨架之上,宛如为风筝披上一层绚丽华服。每一处褶皱、每一个边角都精心处理,力求平整顺滑,使风筝在风中能够轻盈舞动,展现出优雅姿态。
“绘” 则是点睛之笔,让风筝从一件手工制品升华为精美艺术品。画师们饱蘸颜料,以花鸟鱼虫、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灵感源泉,在风筝表面挥毫泼墨。细腻的笔触、鲜艳的色彩,将灵芝风筝上的小鹿绘得活灵活现,仿佛能听见它在林间欢跃的蹄声;把龙头蜈蚣的龙鳞勾勒得金光闪耀,尽显威严霸气。每一只风筝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寓意与艺术魅力,成为天空中流动的文化符号。
“放” 不仅是检验风筝制作成败的试金石,更是一门高深技巧。高手们深谙风力、风向、放线时机之道,他们手持风筝线,迎风奔跑,在恰当瞬间松手,让风筝借力腾空而起。随后,凭借微妙的手感调整线的松紧,操控风筝在空中盘旋、翱翔、俯冲,演绎出一场精彩绝伦的空中芭蕾,令人叹为观止。
在风筝馆的制作现场,有幸目睹匠人们的实操过程,更是一场震撼心灵的视觉盛宴。只见他们双手如灵动的舞者,在竹条、纸张与颜料间穿梭,动作娴熟流畅,一气呵成。每一道工序都倾注着他们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之心与对完美的执着追求,让人深刻领悟到阳江风筝制作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与不朽魅力。
在阳江风筝馆,游客不仅能大饱眼福,还能亲自动手,体验制作风筝的乐趣。馆内专门设置了宽敞明亮的风筝制作区域,摆放着制作风筝所需的一应材料:纤细却坚韧的竹条,薄如蝉翼、色彩斑斓的风筝纸,粘性恰到好处的胶水,以及粗细均匀、顺滑耐用的风筝线。无论是经验丰富的手工达人,还是初次尝试的新手小白,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天地。
馆内的专业指导老师耐心十足,他们会从最基础的 “扎” 开始,手把手教你如何挑选合适的竹条,怎样用火烤弯竹条并巧妙固定,构建出稳固的风筝骨架;接着是 “糊”,老师会演示如何均匀涂抹胶水,让纸张紧密贴合骨架,不起一丝褶皱;随后便是充满创意的 “绘”,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将心中的美好愿景绘于风筝之上,或是临摹馆内精美风筝的图案,体验传统艺术的韵味。
许多游客在这里沉浸于风筝制作的乐趣之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有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精心绘制出带着童真童趣的卡通风筝,看着自己的作品翱翔蓝天,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还有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尝试制作经典的阳江传统风筝,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融入现代创意元素,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当亲手制作的风筝在蓝天中迎风飞舞,那种成就感与喜悦之情,定会成为旅程中难忘的美好回忆。
紧邻阳江风筝馆的,便是闻名遐迩的南国风筝场。这片广阔无垠的场地,占地面积达 12 万平方米,放眼望去,绿草如茵,视野开阔至极,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任风筝在其中尽情遨游。其规模之大,足以容纳 30 万人同时放飞风筝,每逢风筝节等重大活动,这里便成为欢乐的海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当你手持亲手制作或精心挑选的风筝,踏入这片场地,瞬间便能感受到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迎着微风奔跑,感受风在耳边呼啸,手中的线轴轻轻转动,风筝缓缓升起,如同一只挣脱束缚的飞鸟,向着蓝天展翅高飞。天空中,五彩斑斓的风筝争奇斗艳,有威风凛凛的 “龙头蜈蚣” 摇头摆尾,有轻盈灵动的 “花草鹞” 翩翩起舞,还有各式各样充满创意的现代风筝闪耀夺目。它们相互交织、错落有致,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绝美画卷。
不过,在尽情享受放飞乐趣的同时,也要时刻留意一些小细节。放风筝前,务必仔细检查风筝的骨架是否牢固、线轴是否顺滑,确保飞行安全;放飞时,要留意风向与风力变化,选择合适的时机起跑,避免风筝坠落或与他人的风筝缠绕;结束后,记得带走垃圾,保持场地整洁,让这片欢乐的天地始终美丽如初。
阳江风筝馆目前的开放时间为每日 9:00 - 17:00(16:30 停止入馆),特殊情况另行公告。门票免费,但需提前线上预约,可通过 “阳江市文化馆” 公众号预约,每日分为 8 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限流 20 人,线上预约和线下扫码进场名额各 10 人。进馆观众参观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且需扫入场码、离场码,全程佩戴口罩,保持 1.5 米以上距离,配合体温检测等防疫措施。
公交出行的话,有多条线路可达鸳鸯湖公园附近,下车后步行几分钟即可抵达阳江风筝馆,如 2 路、4 路、5 路等,可使用手机地图导航实时公交信息,精准规划出行。自驾前来,可直接导航至阳江风筝馆,馆前有停车场,停车便利。若选择打车,市区内各大打车软件叫车便捷,与司机说明目的地为阳江风筝馆即可,下车后能迅速开启游玩之旅。
与阳江风筝馆相距不远的鸳鸯湖公园,湖水清澈,湖岸杨柳垂堤,山清水秀,楼台阁榭点缀其间,别具南国湖光韵味,是市区最大人工湖,也是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我国极负盛名的风筝放飞场,每年在这里举行放风筝比赛。游玩完风筝馆,漫步至鸳鸯湖公园,感受湖光山色,惬意十足。
此外,关山月故居也值得一去,它坐落于阳江的江城区果园村四巷,关山月是我国著名的国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在这里能探寻大师成长足迹,领略岭南画派风采,感受艺术熏陶,深入了解阳江的人文底蕴,让旅程更加丰富多彩。
阳江风筝馆,是一场不容错过的文化盛宴,它将历史、艺术与趣味完美融合。在这里,你能探寻阳江风筝的深厚底蕴,欣赏到巧夺天工的风筝杰作,还能亲手制作风筝,体验放飞的欢乐。无论是亲子出游、文化爱好者探秘,还是想找寻独特乐趣的旅行者,阳江风筝馆都能满足你的期待。快来阳江,开启这场与风筝共舞的奇妙之旅,让心灵在蓝天白云下自由翱翔,感受阳江风筝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