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阳江市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6799号
2025-06-08
当 “阳江美食” 四个字如一阵馋人的风,轻轻撩动我对美食的向往时,一场说走就走的美食之旅便在心底悄然酝酿。怀着对未知美味的满满期待,我踏上了前往阳江的路途,满心欢喜地准备开启一场舌尖上的奇遇。一路上,脑海里不断翻腾着那些听闻中的阳江美食,想象着即将品尝到的独特滋味,心早已飘到了那座充满烟火气的海滨小城。
当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洒在阳江的大街小巷,这座城市便在美食的香气中缓缓苏醒。阳江的早餐,是一场充满烟火气的盛宴,每一口都能让你感受到生活的小满足。
猪肠碌,无疑是阳江早餐界的 “当家花旦”。它的外形圆润细长,恰似猪肠,故而得名。这道美食的制作工艺颇为讲究,外层的米粉皮需薄如蝉翼,均匀且滑嫩 Q 弹,这可是考验师傅手艺的关键。内馅则选用新鲜脆爽的豆芽与本地河粉,经典搭配,缺一不可。炒制馅料时,一定要用大锅猛火快炒,让每一口都饱含浓郁的 “锅气”。卷猪肠碌更是个技术活,馅料要足量,“碌” 得紧实,否则容易松散变形。最后,刷上一层透亮的香油,撒上翠绿的香葱与喷香的白芝麻,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品尝时,淋上特调酱油,蘸上秘制甜辣酱,那滋味,咸中带香,香辣过瘾,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在阳江的不同地区,猪肠碌还有着各自独特的做法,阳春市潭水镇的猪肠卷,在手工擀制的薄粉皮上,均匀撒上炒得喷香的花生碎或黄豆芽,卷好切段后,淋上酱油与花生油,清香爽口;阳西县溪头镇的粉皮碌,则以煎制为特色,煎至外皮金黄酥脆,咬下去外酥里嫩,将猪肠碌的口感推向新高度。
叶贴,也是阳江人早餐桌上的常客。它就像树叶包裹着的 “咸甜糯米糍”,带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制作叶贴,坚持手工捶打糯米团,再用菠萝蜜叶或芭蕉叶包裹。蒸制时,树叶的清香悄然渗入糯米,使其比竹叶粽更多了一分热带风味,口感格外软糯有嚼劲。叶贴有咸口和甜口之分,咸口的眉豆馅,咸香浓郁;甜口的花生馅,香甜醇厚,无论哪种口味,趁热吃都超满足,让人回味无穷。
还有那芋头糕,作为广东多地的特色糕点小吃,在阳江也有着独特的风味。选用优质的荔浦芋头,肉质细腻、口感粉糯,是制作芋头糕的绝佳选择。将芋头去皮切成细丝,与优质的粘米粉混合,加入适量的盐,逐步加水搅拌,直至形成粘稠的糊状物。上锅蒸约 1 小时,待糕体熟透,取出冷却后切成小块。热锅倒油,将芋头糕块煎至两面金黄,此时,芋头的香气在煎制过程中充分释放,浓郁诱人。粘米粉与芋头完美融合,使得芋头糕口感软糯,入口即化。根据个人口味,还可以在煎制时加入酱油、五香粉等调料,增添更多风味。一口芋头糕,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午餐时分,阳江的美食世界更加热闹非凡,一道道丰盛扎实的主食,展现着这座城市独特的饮食文化。
鹅乸饭,作为阳江的招牌美食,那可是名声在外。它的制作过程颇为讲究,选用一年以上的 “黄鬃鹅” 鹅乸,这种鹅肉质紧实,肉香浓郁,是制作鹅乸饭的上佳之选。将鹅乸宰杀后,精心去毛、去内脏和脚翼,接着用刀将鹅肉与骨头分离,把鹅肉和瘦肉切成小粒,放入冰箱速冻,这样切起来更加方便。起出的鹅骨也不浪费,加入冬菇、红枣,煲成一锅浓郁鲜香的老火汤,这汤可是鹅乸饭的灵魂汤底。炒鹅乸料时,先把切好的鹅肉、瘦肉按 6:4 的比例放入油锅中炒出水份,滤干后另起干锅炒香。接着热锅,放入花生油,加入姜末、葱末、蒜蓉爆香,再倒入肉料,调入蚝油、味极、盐、白糖、味精、南乳、柱侯酱等调料,炒至香味四溢,盛出备用。煮米饭也有诀窍,香米和水按 1:1.2 的比例,煮饭前先用水透米,煮好后继续保温 10 - 15 分钟,让米饭充分吸收水分,口感更加软糯香甜。最后将备用的鹅乸料加入煮好的香米饭中,大火翻炒,边炒边加盐、芝麻、香菜末,炒好后放入瓦煲烧到微焦,撒上适量葱花,一锅香喷喷、松软爽口、肥而不腻的鹅乸饭就大功告成啦!刚出锅的鹅乸饭,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每一粒米饭都裹满了鹅肉的鲜香,让人食欲大增,忍不住大快朵颐。
雅韶酹镬罉,这道充满沿海风味的美食,同样让人难以忘怀。它俗称玛仔,以粘米粉浆为主要材料,搭配文蛤、虾酱、虾米、鱿鱼丝、猪肉、花生、水瓜或丝瓜、香菜或葱等辅料,每一口都饱含着大海与田园的馈赠。制作时,先将铁锅烧热,倒入花生油,把猪肉放入锅中大火翻炒至五六成熟,接着加入文蛤、虾米、鱿鱼丝等配料,继续翻炒出香味,然后加入适量清水烧开。这时,左手端起装有米浆的盘子,右手用匀子舀起米浆,迅速往锅边酹去,纯白的米浆一接触到高温,瞬间变成厚薄适中的一层白粉皮。师傅熟练地按顺时针方向,用锅铲舀起一勺勺汤汁,淋在粉皮上,再把它铲下锅中,干的粉皮遇上湿的汤,在锅铲的搅拌下,很快软成块块粉片。如此这般,再酹一次,待锅中汤料重新沸腾,粉片完全熟透,一份美味的酹镬罉就完成了。舀上餐盘,洒上葱花或香菜,那鲜绿的点缀,为这道美食增添了几分诱人的色彩。趁热吃,粉片嫩滑爽口,汤汁香浓鲜美,让人欲罢不能,一碗接一碗,吃得酣畅淋漓。
平冈焖粉,也是阳江人餐桌上的常客。这道焖粉食材丰富多样,有牛肉丸、猪肉、鱼豆腐、鲜虾、丝瓜、毛蛤肉等,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制作时,先把牛肉丸、鱼豆腐、猪肉、丝瓜切好备用,猪肉用姜丝、酱油、生粉腌制片刻,粉皮也打散备用。起锅烧油,将粉皮煎至两面金黄,加入适量盐巴和酱油调味,盛出备用。再次热锅,放入花生油和猪油,化开后加入蒜蓉爆香,放入猪肉大火翻炒,加入料酒、盐调味,盛出。接着,热锅加油,放入蒜蓉爆香,加入鲜虾爆炒出虾油,再加入鱼豆腐、毛蛤肉、丝瓜大火翻炒,炒出香味后,加入适量鸡粉、酱油调味,放入炒好的猪肉,加入一点蚝油提鲜,少许糖增添甜味,倒入适量开水。待焖粉的汤煮开后,放入煎香的粉皮,再次煮 3 分钟左右,撒上葱花即可出锅。平冈焖粉口感丰富,粉皮吸收了汤汁的鲜美,软糯入味,各种食材的味道相互融合,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鲜香,让人回味无穷。
阳江,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大海无疑是它最慷慨的馈赠者,为阳江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海鲜食材。阳江的海鲜,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美食狂欢,每一口都能让你感受到大海的鲜甜与醇厚。
程村蚝,堪称阳江海鲜界的 “明星”。它可是阳西县特产,更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程村的蚝场位于丰头河、织篢河的出海口,这里水咸淡适中,港湾众多,底下还有丰富的微生物,简直是生蚝生长的 “天堂”。刚出水的程村蚝,体型硕大,肉质肥厚,那饱满的蚝肉,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大海的富饶。在程村本地,最地道的吃法当属 “炊蚝”,把生蚝直接摆放在大锅里,大火蒸十分钟左右,简单又粗暴。打开锅盖,热气腾腾中,蚝肉散发着诱人的光泽,鲜嫩中透着清甜,只需轻轻咬上一口,那鲜美的滋味便在口腔中散开,令人陶醉不已。除了炊蚝,碳烤生蚝也备受欢迎。活生蚝撬开后,将蚝肉和一边蚝壳洗净,沥干水分。把洗净的半边蚝壳放在炭火上,放上蚝肉,撒上圆葱末、姜末、蒜末,再浇上蒜香汁、豉汁,或者保持原味,在蚝肉上刷油、撒盐。当生蚝烤至吱吱作响时,将蚝肉翻面,再加剩余酱汁烤,把蚝肉从白色烤至浅黄色。此时,蚝肉鲜嫩爽口,蒜香味、豉汁味与蚝肉的鲜美相互交融,让人欲罢不能,一个接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尖山蟹,同样是阳江海鲜的 “宠儿”。它是锯缘青蟹中一个具有优良特性的地方品种,因产于漠阳江下游尖山河至那龙河入海口一带附近咸淡水交汇处而得名。尖山蟹主要栖息于那龙河入海口附近河岸的洞穴,白天多穴居,极少出来活动,夜间四处觅食,一般以泥蚶、牡蛎、花蛤等壳贝类为主食。特殊的水质及生活环境,造就了尖山蟹重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特质,因而远近闻名,四方食客接踵而至,百食不厌。阳江人吃尖山蟹,喜欢以盐焗为主,也就是姜葱焗尖山蟹。把尖山蟹冲洗干净,对中砍开,然后将截面竖放进锅里,加入姜、葱等调料一起煎制,煎熟即可。煎制过的尖山蟹,蟹壳薄脆,肉质特别肥厚,蟹肉与其他蟹相比更为甜美,带有鲜浓的蟹香,而且吃了不热气,还有壮腰健肾之功效。当然,对于喜欢原汁原味的人来说,清蒸尖山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清蒸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尖山蟹的鲜美,让你品尝到最纯粹的大海味道。
沙虫和泥虫,这两种长得有些相似的小生物,也是阳江海鲜餐桌上的常客。沙虫又叫海人参,形状很像一根肠子,呈长筒形,体长约 10 - 20 厘米,浑身光裸无毛,体壁纵肌成束,每环肌交错排列,形成方块格子状花纹。它生长在沿海滩涂,对生长环境的质量十分敏感,一旦污染则不能成活,因而有 “环境标志生物” 之称。泥虫,又叫泥丁,多生长在靠海附近开岔的咸淡水交界处的泥塘或海边烂泥里,颜色灰暗,是特有的品种。沙虫和泥虫都可以做成美味的食物,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们可以用来滚汤、滚粥,沙虫干还能用来煲汤,那汤鲜味美,营养丰富,是一道滋补的佳品。也可以将沙虫或泥虫洗净后,用韭菜一起炒制,沙虫和泥虫的鲜美与韭菜的清香相互融合,口感爽脆,味道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
当夜幕笼罩阳江,这座城市便开启了另一番热闹景象,宵夜江湖的大幕缓缓拉开。在灯光闪烁的夜市里,各种美食的香气交织弥漫,为疲惫了一天的人们带来热辣慰藉。
砂煲粥,无疑是阳江宵夜的 “主角” 之一。在宁正路沙煲一条街,一家家粥铺灯火通明,砂煲里的粥咕嘟咕嘟地翻滚着,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粥底选用优质大米,经过长时间的慢火熬煮,米粒变得软糯,粥体浓稠绵密,每一口都饱含着米香。而粥里的食材更是丰富多样,有鲜嫩的牛肉、弹牙的鲜虾、肥美的螃蟹、爽滑的鱼片,还有各种新鲜的贝类,它们在粥里相互交融,鲜上加鲜。当一碗热气腾腾的砂煲粥端上桌,先喝一口鲜美的粥汤,暖身又暖心,再细细品味粥里的食材,口感丰富,让人陶醉其中。食客们围坐在桌旁,一边吹着夜晚的凉风,一边品尝着美味的砂煲粥,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这便是阳江宵夜的独特魅力。
爆炒长尾螺,也是阳江宵夜的一道经典美食。长尾螺,中文名锥螺,又叫髻簪螺,在阳江大大小小的小吃店、大排档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新鲜的长尾螺与辣椒一起爆炒,锅里热油滚烫,放入葱姜蒜末爆香,再加入豆瓣酱炒出浓郁的香味,随后倒入长尾螺快速翻炒。翻炒过程中,加入酱油增添色泽和咸香,再撒上一点砂糖提鲜,最后加入适量高汤略煮 10 分钟,让长尾螺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出锅前用水淀粉勾芡,使酱汁更加浓稠。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爆炒长尾螺就大功告成了。夹起一只长尾螺,用嘴轻轻一吸,螺肉带着鲜辣的酱汁滑入口中,弹牙的口感,鲜美的味道,瞬间点燃味蕾,让人欲罢不能。配上一杯冰爽的啤酒,简直是人间美味,一口螺,一口酒,尽情享受这宵夜时光的惬意。
咸圆子,作为阳江的传统特色美食,在宵夜桌上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寓意着 “一家团圆、美满幸福”,是阳江人心中的温暖记忆。咸圆子是用糯米粉揣成糯米团,搓成一条条比手指头稍粗一点的长条,再用剪刀剪或用刀切成一个个小球,方方圆圆的,里面没有馅料。煮圆子的汤料十分讲究,以本地海产为主,一般会配有阳春岗美特产腊鸭块、东平鱿鱼丝、干瑶柱、虾米干、腊肠,还有煎香的鲮鱼肉松、猪肉、鸡肉、萝卜等,食材丰富多样。当各种食材在锅里熬煮出浓郁的汤汁后,将圆子放入锅中,轻轻搅动,圆子在热气腾腾的高汤里翻滚膨大起来,白白胖胖的圆子在汤里浮上浮下,如同欢快跳舞的精灵。煮好的咸圆子,盛在碗里,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和香菜,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吃一口圆子,软糯有嚼劲,再喝一口鲜美的汤,各种食材的味道在口中融合,鲜香无比,让人回味无穷。老一辈阳江人常说,“吃了咸圆子才算过节”,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承载着家庭的温暖和团聚的喜悦。
在阳江的宵夜江湖里,还有许多其他美味,如椒盐濑尿虾、炭烤生蚝、炒花甲、凉拌海蜇等,每一种都各具特色,让人食指大动。这里的夜市热闹非凡,食客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的是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在这里放松身心;有的是结伴而行的年轻人,享受着夜晚的欢乐时光;还有的是当地的居民,带着家人孩子,感受着这浓浓的烟火气。大家围坐在摊位前,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谈天说地,其乐融融。在这夜色里,阳江的宵夜,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成为了一种社交与情感交流的方式,让这座城市充满了人情味和温暖。
阳江的美食,就像一本生动的城市故事书,每一道菜都是一个独特的篇章,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这里的美食,融合了山海的馈赠,既有大海的鲜甜,又有山野的质朴;这里的美食,承载着阳江人的生活智慧与情感记忆,从早餐的一碗猪肠碌,到宵夜的一份砂煲粥,每一口都充满了家的温暖与幸福。
阳江美食,不仅仅是一种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了解阳江,爱上阳江。如果你也热爱美食,热爱生活,那么一定不要错过阳江,来这里开启一场舌尖上的奇遇,让阳江的美食带你领略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