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阳江市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6799号
2024-12-25
江城区,作为阳江的核心区域,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里不仅是阳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更是历史与现代交织、自然与人文共融的魅力之地。
江城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根源可追溯至古代高凉县,历经岁月的沉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众多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与辉煌过往。
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江城区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它东临南海,南接海陵岛,西靠阳春市,北连阳东区,水路交通便捷,与广州、香港、澳门等城市紧密相连,成为粤西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门户,为其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城区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拥有广袤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渔业发达,海产品鲜美可口,备受赞誉。同时,区内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较高,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宜人,金山植物公园、东岳公园等自然景观,是市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理想之选。
在经济领域,江城区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竞争力。工业基础雄厚,五金、塑料、服装、食品、制药等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众多知名企业和品牌在此落地生根,如 “十八子作” 刀具等,产品畅销国内外,享有盛誉。近年来,江城区积极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此外,江城区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阳江风筝、龙舟竞渡等传统活动独具特色,展现出当地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也成为吸引游客的文化名片,提升了江城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江城区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强劲的经济实力,在阳江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也必将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江城区位于阳江市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 21°39′35″—21°57′27″,东经 111°47′12″—112°03′12″,总面积 434.38 平方千米。其东面和北面与阳东区毗邻,西北与阳春市接壤,西接阳西县,南临南海,水路交通便捷,东距广州市区 220 海里、香港特别行政区 165 海里、澳门特别行政区 140 海里,西距湛江市区 110 海里、海口市区 160 海里;陆路东距广州市区 247 千米,西至湛江市区 230 千米,国道 325 线横贯而过,是阳江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中心。
江城区大部分地区处在南亚热带最南缘,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照时间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约 22.5℃,沿海年平均气温 22.3℃,年极端最高气温 38.4℃,极端最低气温 -1.8℃,无霜期 350 天以上。年均降水量 2350 毫米,平均径流量 88.2 亿立方米,汛期长(4 月至 10 月),地表径流量占全年 90% 左右,江河水资源补给主要源于漠阳江上游径流量及大气降水。风向随季节变化,春、夏、秋季多吹东南风,冬季多吹西北风,全年以东南风和西北风为主,吹东南风时间约占全年 3/4,每年影响风力 6 级以上热带气旋平均 2.3 次,登陆年均 0.65 次,主要出现在 7 月至 9 月。
这里地势平坦,除少数丘陵(含台地)外,多为河流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丘陵分布于双捷镇、埠场镇、白沙街道、城东街道等地,最高山峰为白沙街道与阳西县程村镇之间的罗琴山,海拔 448.7 米。漠阳江冲积平原不断扩展,其出海口的独石洲在新中国成立后的 70 多年间向东、向南扩展千余米。区内河流众多,主干流漠阳江发源于阳春市河朗镇,流经云浮市新兴县、阳春市后进入江城区,在阳东区红丰镇麻汕新塘村分东、西两干流,东干流经江城区中洲街道、城西街道,西干流经江城区白沙街道、埠场镇,后在阳东区北津港汇合注入南海,干流长 199 千米。此外,还有青冲河、九姜河、新冲河、马曹河、大垌河等较大河流,以及漠西运河、双捷运河、双捷西干渠、中心洲排涝河等人工河。
江城区历史源远流长,其源头可追溯至古代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 214 年),此地被纳入南海郡管辖范围。西汉时期,先后历经南越国以及合浦郡高凉县的统治。东汉献帝延康元年(220 年),高凉郡设立,江城地域归属于高凉郡安宁县。
岁月流转,朝代更替,江城始终占据着重要的政治地位,长期以来都是郡、州、县治的所在地,见证了无数的历史风云变幻。到了隋大业十三年(617 年),高凉县正式更名为阳江县,县治所也定名为阳江城,这便是阳江县和阳江城名称的起源,江城地域作为其属地,其中心阳江城一直担任着县(州、厅)治所的重要角色,这一格局一直延续至阳江撤县建市之时。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江城积淀了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散落各处,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建于唐代的石觉禅林,古刹悠悠,禅意流淌,寺内的建筑与园林景观别具一格,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庄严肃穆,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信众和游客前来参拜、游览,感受那份宁静与祥和。
北山石塔宛如一位坚毅的历史守望者,屹立于北山公园山顶。它始建于南宋宝祐年间(1253 - 1258 年),塔身由花岗岩条石精心叠砌而成,八角九级的造型古朴而庄重,高 17.87 米,直插云霄。石塔周边环绕着宋代摩崖石刻瑞禾石、熙春亭遗址等古迹,这些古迹与石塔相互映衬,共同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展现出古代建筑与雕刻艺术的精湛技艺,让人们不禁对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匠心赞叹不已。
阳江学宫作为阳江地区规模较大且保存较好的古代建筑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它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 年)建成,主体建筑采用砖木结构,红墙绿瓦,色彩鲜艳而和谐。学宫以中轴线为基准,各单体建筑物排列有序,均衡对称,构成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式建筑,彰显着古代尊师重教的文化风尚,也见证了阳江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古代教育制度和文化传承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江城区经济发展态势强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2023 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64.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4.3%,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 8.4:17.7:73.9,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且发展迅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稳定支撑。
工业是江城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形成了以五金刀剪、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五金刀剪产业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阳江传统五金制品的发源地,“十八子作” 等知名品牌闻名遐迩,产品畅销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前列,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占据重要份额,为江城区赢得了 “中国刀剪之都” 的美誉,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也成为阳江制造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众多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涵盖了原材料供应、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近年来,江城区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智能家电、激光增材、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迅猛,为工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商业贸易领域,江城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优势,商贸流通业繁荣兴旺。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商贸城、盈信广场、新达城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和专业市场汇聚,商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成为市民购物消费的热门场所,也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前来选购特色商品,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销售,带动了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城市的商业氛围和活力。
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崛起,江城区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培育了一批电商企业和电商平台,推动传统企业与电商深度融合,拓宽了销售渠道,实现了线上线下协同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范围,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
农业在江城区经济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重要的粮食、蔬菜、水果和渔业生产基地。2023 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0.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3.7%,粮食总产量稳定,蔬菜、水果产量实现增长,渔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丰富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本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还远销周边地区,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城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 “公司 + 基地 + 农户” 等模式,带动农民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和养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经济效益;同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和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推动农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江城区的文化底蕴深厚,犹如一座宝库,珍藏着无数独特的文化瑰宝,展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
阳江风筝作为南派风筝的杰出代表,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造型闻名遐迩。民间素有重阳节登高放风筝的传统习俗,风筝制作历史悠久,民谣中 “九月重阳考鹞高” 以及清代竹枝词里 “纸鹞参差万影交” 的描述,生动地描绘了阳江风筝的盛景。其种类繁多,造型美观,从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到富有创意的几何图案,无不体现着阳江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每年重阳节举办的 “阳江市风筝节”,更是一场风筝的盛会,纸鹞满天,吸引着众多游客和风筝爱好者前来观赏,成为阳江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让阳江 “南国风筝之乡” 的美誉声名远扬。
阳江漆艺历史悠久,始于明末清初,清中叶已在国内颇具名气,上世纪 30 年代最为兴盛,制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国家。阳江漆器制作工艺独特,因地处沿海,受海洋文化影响,在漆料配制、图案绘画等方面与内地传统技法和图案存在差异,形成了鲜明的地域风格。其制品不仅实用,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从精美的漆器家具到小巧的工艺品,都展现出阳江漆艺的独特魅力,是阳江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阳江花笺是以阳江话演唱的民歌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阳江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其分布广泛,民间流传着众多花笺唱本及代表作,如《珍珍姐》《第八才子花笺》等。花笺的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爱情、生活、劳动等各个方面,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用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唱出了阳江人民的生活百态和心声,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阳江民间文化的鲜活体现。
闸坡疍家渔民婚俗是流传于阳江市闸坡及周边地区水上居民的独特文化现象。疍家渔民长期生活在水上,其婚俗有着与陆地居民不同的仪式和传统。从说媒、定亲到迎亲,每个环节都充满了浓厚的水文化特色,如迎亲时的船艇装饰、水上仪式等,这些独特的婚俗习惯反映了疍家渔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是阳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研究水上居民的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此外,江城人的中秋有着独特的 “甜蜜” 习俗。糖鸡作为江城特有的传统贺中秋赏月用品,历史悠久,相传产生于晚清。制作 “糖鸡” 时,将白糖熬成糖胶,加入少许面粉后倒模,可做出雄鸡状、龙船状、宝塔状等多种造型,并染上白、浅红、浅绿等颜色。糖鸡不仅好看好玩,而且美味可口,深受小孩子们的喜爱,成为江城中秋佳节一道独特的风景,承载着江城人民的中秋记忆和传统文化。
江城区还有传统的逆水龙舟赛,这是一项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群众性民俗活动。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逆水而赛,与其他地方的静水或顺水赛龙舟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形成了江城龙舟独特的竞渡风格和制作工艺。每逢端午节,漠阳江上龙舟竞渡,鼓声阵阵,选手们奋勇争先,逆水前行,展现出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赛,成为传承和弘扬江城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也让人们在赛龙舟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江城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大角湾风景名胜区是海陵岛知名度颇高的海湾,沙滩细腻柔软,海水清澈湛蓝,海岸线绵延曲折,还有冲浪、摩托艇、沙滩排球等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让游客尽情享受海滨度假的欢乐与刺激,无论是踏浪逐沙,还是挑战水上运动,都能在此留下难忘的回忆。
十里银滩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镶嵌在海陵岛上,沙质洁白细腻,沙滩宽阔平坦,长达十里,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海景,或是静坐在沙滩上,感受海风的轻抚,聆听海浪的低语,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惬意,也可以在浅海区域嬉戏玩耍,畅享海水带来的清凉与舒适。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犹如一座历史的宝库,坐落于十里银滩上。馆内陈列着丰富多样的文物和珍贵的历史资料,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程和灿烂文化,通过参观这些展品,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荣昌盛的贸易时代,亲眼目睹了古代商船的航行轨迹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盛景,深刻领略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古代海上贸易的繁荣与辉煌。
北山石塔高高耸立在北山公园山顶,作为阳江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石塔始建于南宋时期,由花岗岩条石精心砌筑而成,八角九级的造型古朴典雅,高 17.87 米,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周边环绕着宋代摩崖石刻瑞禾石、熙春亭遗址等古迹,这些古迹与石塔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卷。游客可以沿着山路攀登至山顶,近距离欣赏石塔的雄伟壮观,感受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能俯瞰阳江市区的美丽景色,将城市的繁华尽收眼底。
对于喜欢自然风光的游客来说,金鸡岭森林公园是个绝佳的去处。这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宜人,仿佛一座天然的大氧吧。公园内设有多条登山步道,沿途风景秀丽,山峦起伏,奇峰罗列,游客可以漫步其中,欣赏各种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聆听鸟儿的歌声,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还能登上山顶,俯瞰整个江城的壮丽景色,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此外,江城区还有许多特色美食,如猪肠碌、白沙鹅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地道的阳江风味,感受江城的独特魅力,为旅程增添更多的美好回忆。
展望未来,江城区将在新的征程中继续阔步前行,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在经济发展方面,江城区将紧紧抓住 “双区” 驱动、“双城” 联动以及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力争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迈进,不断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为阳江的整体发展贡献更为强劲的力量。
在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上,江城区将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同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守护好绿水青山,让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成为江城的常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营造更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市民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文化旅游领域,江城区将深入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开发更多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品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领略江城的魅力,将江城区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相信在全体江城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江城区必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繁荣昌盛、幸福美好的明天,成为闪耀在粤西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风采,为阳江乃至广东的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