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特色美食之炒米饼

2024-12-29

一口炒米饼,唤醒阳江年

“凼凼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 一首经典童谣,勾起了多少漠阳儿女的旧时回忆。在阳江,炒米饼又称 “粉酥”,是家家户户春节必买的传统贺年食品之一。对阳江人来说,这一块块小小的炒米饼,承载的不仅是齿颊生津的鲜香,更是浓得化不开的阳江年味儿。

百年传承,岁月 “焙” 香

阳江炒米饼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渊源可追溯至宋朝后期。相传,阳江城附近农村有位吴老太,家境贫寒,常以乞讨为生。一日,她讨得许多人家丢弃的锅巴,拿回家泡上残汤充饥,度过两日。随后,她将剩余锅巴晒干备用。一次,她取出储备的锅巴,与讨来的糖一同食用,吃剩的部分便捏成一团,烤干留作下顿 “干粮”。吴老太的这一 “无心之举”,竟让 “粉酥”(炒米饼的雏形)在当地逐渐流传开来。

尽管传说带着些质朴的民间色彩,但清末民初时期,炒米饼在阳江已然发展成较为成熟的产业。彼时,阳江城里专门生产粉酥的 “饼铺” 多达 20 余间,大街小巷弥漫着炒米饼的香甜气息,成为当时阳江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到了 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阳西横山人苏名溪在阳江城开设 “河水安” 饼铺,专注于生产各类以粉酥为主的礼品饼,推动着阳江粉酥生产迈向新高度。解放后,“河水安”、“天兴” 和 “丽章” 三家糕饼铺公私合营,组建为广东以生产炒米饼为主的 “河天丽” 饼面厂,苏名溪的后人苏莲舟担任厂长,这里便是阳江食品厂的前身。

历经岁月洗礼,阳江炒米饼从民间自制的 “干粮” 逐渐演变为工艺考究的传统名点,承载着阳江人的美食智慧与历史记忆,代代相传。

匠心精制,米香四溢

(一)原料甄选,自然馈赠

阳江炒米饼的美味,首先源自对原料的严苛甄选。制作炒米饼的大米,多选用本地优质的晚造稻米,颗粒饱满,米香浓郁。这些大米经阳光雨露滋养,在肥沃的土地中孕育而生,为炒米饼奠定了醇厚的米香基础。

糖,作为另一关键原料,以纯正的蔗糖为佳。它赋予炒米饼恰到好处的甘甜,甜而不腻,回味悠长。而芝麻、花生等特色配料,更是为炒米饼增色添香。芝麻经炒制后香气四溢,花生烘烤后香脆可口,它们的加入,让炒米饼的口感层次瞬间丰富起来,每一口都充满惊喜。

(二)工艺考究,手作之美

传统阳江炒米饼的制作工艺,是一场历经时间考验的手作盛宴。

先是炒米,这一步至关重要。将精选的大米洗净沥干后,放入大铁锅中,以中火不断翻炒。经验老到的师傅们双手舞动着锅铲,让每一粒米在锅中均匀受热,直至金黄微焦,米香扑鼻。此时的大米,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散发着诱人的气息。

炒好的米晾凉后,便进入碾粉环节。过去,人们用石磨慢悠悠地将米碾碎,如今虽有机器助力,但为求细腻口感,仍需多次过筛打磨,确保米粉如雪花般细腻。

制馅环节同样讲究。花生、芝麻炒熟碾碎,加入白砂糖、椰丝等,按比例精心调配,有的还会加入肥瘦相间的猪肉,经腌制烘烤后,肉香四溢,为甜美的炒米饼添上一抹咸香。

成型时,木制模具登场。师傅们先在模具内撒一层干粉,舀一勺米粉,中间嵌入馅料,再覆上米粉压实,用小擀面杖轻轻敲出成型的饼坯,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最后是烤制,传统用木炭烘焙,如今多用电烤箱。将饼坯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低温慢烤,期间师傅需时刻留意火候与色泽,确保炒米饼受热均匀,烤至金黄酥脆。出炉的瞬间,米香、馅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风味万千,一口倾心

刚出炉的阳江炒米饼,色泽金黄诱人,散发着浓郁的米香与馅香。轻咬一口,只觉松脆无比,“咔嚓” 声响在耳畔,仿佛是一场味蕾的狂欢前奏。入口瞬间,甘甜滋味在舌尖散开,米粉的醇厚、糖的清甜、馅料的丰富相互交融,层次分明又和谐统一,令人欲罢不能。

阳江炒米饼口味多样,甜咸皆具。传统的甜口炒米饼,以白糖、花生、芝麻等为馅料,香甜酥脆,满满的都是儿时记忆中的味道。而咸口炒米饼的出现,则为食客们带来别样惊喜。加入肥瘦相宜的猪肉、虾米等食材制成的咸馅,经烘烤后,肉香四溢,咸香的滋味恰到好处,多一分则腻,少一分则寡,为炒米饼家族增添了一抹独特风味。

闲暇午后,泡上一壶清茶,取出几块炒米饼,便是一场惬意的 “下午茶” 时光。茶香袅袅,米饼松脆,一口饼,一口茶,茶香冲淡了炒米饼的甜腻,炒米饼的醇厚又为茶水增添了几分回甘,二者相得益彰,让味蕾沉浸在这美妙的搭配之中,回味无穷。

承载乡情,馈赠臻品

在阳江人的心中,炒米饼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的范畴,它是春节的 “代言人”,是乡愁的寄托。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离家多远,只要那熟悉的炒米饼香气一飘来,阳江人便知晓,年到了,家也近了。

正因如此,炒米饼成为阳江人新春送礼的不二之选。一块块精心包装的炒米饼,带着浓浓的乡情与美好的祝福,被送往全国各地。送给远方的亲友,让他们一同品味阳江的年味;赠予外地的朋友,传递漠阳大地的热情与温暖。它就像一张 “美食名片”,让更多人了解阳江、爱上阳江。

传统新韵,续写传奇

时代在变迁,阳江炒米饼这一古老的美食并未固步自封。如今,许多传统饼铺在坚守古法制作的同时,积极创新求变。从原料的拓展,引入黑米、紫薯等食材,打造出色彩缤纷、营养多元的炒米饼;到口味的更迭,开发出抹茶、巧克力等新奇口味,满足年轻一代的味蕾需求;再到包装的改良,融入阳江特色的风筝、山海等元素,让炒米饼成为兼具美味与颜值的伴手礼。

线上销售平台的兴起,更为阳江炒米饼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轻点鼠标,远在异乡的游子便能订购到家乡的味道;异国他乡的美食爱好者,也有机会品尝这独具魅力的岭南糕点。阳江炒米饼,正以崭新姿态,续写着百年美食传奇,让那缕承载着乡情与匠心的米香,飘得更远、更久。